从“空中飞”到“落地用”:低空经济的崛起之路
1. 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
1.1 基础设施建设
- • 通用机场:全国已建成并登记通用机场449个。
- • 飞行服务站:全国已建成飞行服务站32个。
- • 无人机航线:已有超过440条无人机航线。
- • 5G-A网络:国内已有330余个城市启动5G-A网络部署,将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低空通信网。
1.2 市场规模与前景
- • 市场规模:2024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700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速为16.03%。
- • 产业基金:全国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总规模已超过1135亿元。
1.3 企业与项目
- • 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基地在成都高新区未来科技城正式开工,主要用于自研AE200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助力成都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
- • 亿航智能:EH216-S获得民航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成为eVTOL行业首个“三证齐全”的研发制造企业。
- • 峰飞航空:V2000CG获得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成为全球首个通过型号合格认证的吨级以上eVTOL。
2. 政策支持与发展趋势
2.1 政策环境优化
- • 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 • 部委联合印发方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民航局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 • 地方政策:近30个省份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例如,上海提出建成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引领区,加快打造“天空之城”;广东将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浙江计划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民航强省和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江苏苏州已签约低空经济项目超300个,计划总投资超900亿元。
2.2 产业联盟与合作
- •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从全国层面到区域层面,如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京津冀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等,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拓展、安全监管等方面合作发展。
- • 生态圈建设:北京、上海、杭州、合肥等15个城市与企业携手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计划到2025年打造涵盖低空飞行路线、低空应用示范区等多个领域上百个示范项目。
3. 技术创新与应用
3.1 技术创新
- • 专利技术:中国是全球民用无人机第一大专利技术来源国,众多企业在eVTOL领域积极布局专利申请。
- • 企业创新:沃兰特航空完成5轮亿元级融资,VE25-100型号eVTOL已签订超860架意向订单,融资主要用于该型号eVTOL的研制及商业化落地。
3.2 应用场景
- • 无人机“外卖员”:在景区送咖啡等场景中应用。
- • 空中巴士:在一些地方常态化运行。
- • 跨海岛医疗物资配送:无人机在跨海岛进行医疗物资配送。
4. 投融资与产业投资
4.1 投融资活跃
- • 投融资事件:2024年1至6月,低空飞行器领域发生19起投融资事件,超70%投融资项目投向无人机企业,包括无人机整机、系统及零部件制造商各个环节。
- • 沃兰特航空:2024年3月至8月完成5轮亿元级融资,新一轮融资在交割中。
4.2 产业投资
- • 基金成立:全国已有20个省市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总规模超过1135亿元。
5. 标准化建设
5.1 标准体系建设
- • 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发布《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V1.0)》,推动低空经济领域标准化建设,助力行业规范化发展与技术创新。
6. 主机厂布局与产业融合
6.1 主机厂布局
- • 广汽、长安、吉利、奇瑞、一汽、小鹏:多家汽车企业在低空经济领域有所布局。
- • 小鹏汇天:2024珠海航展上完成首次公开无人飞行,并开启预售。
- • 吉利:旗下沃飞长空同期亮相。
- • 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展示三体复合翼飞行汽车,首航试飞成功。
6.2 产业融合
- • 智能网联汽车与低空经济:智能汽车产业在人工智能时代出现的趋势,包括智能汽车、飞行汽车、低空产业、人形机器人等,带来意想不到的溢出效应。
7. 未来展望
7.1 发展空间
- • 市场规模:2025年低空经济规模预计将达到8591.7亿元,乐观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 • 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技术条件不断提升,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低空经济发展将乘势而飞,赋能高质量发展“新质”引擎。
7.2 政策推进
- • 国家与地方政策:国家层面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与地方政策的持续出台,为低空经济提供资金、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支持。
7.3 商业化进展
- • 企业加速:低空企业将加速商业化进展,推动低空经济迈向新的高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极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力量。
总结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正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投融资活跃等因素推动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投入以及政策推进的持续加码,低空经济的前景广阔,有望在2026年突破万亿元规模,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极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