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的领飞之路 ——漳州市龙文区探索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与产业链发展新路径
随着"嗡嗡"声传来,装载外卖箱的无人机降落在闽南师范大学校园内;街巷中,"空中网格员"持续进行无死角巡查;企业研发的飞行器实现手动与自动驾驶功能,为市民提供便捷低空出行服务。
这些曾经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场景,正在漳州市龙文区逐步变为现实。
作为漳州市城区几何中心,龙文区凭借充足的城市应用场景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通过编制漳州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开通福建首条高校低空物流航线以及吸引优秀企业入驻,龙文区充分发挥产学研优势,拓展应用场景,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先机。
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5月20日,福建首条高校低空物流配送航线在漳州正式启用。该航线由独角兽航空科技公司负责运营,采用丰翼方舟40型无人机,最大载重10公斤,航程达20公里,飞行速度为14米/秒,可抵御7级风力。目前航线已实现常态化运行,日最高订单量接近百单。
在龙文区碧湖公园旁,云圣智能公司的"宝莲灯"无人机巡检系统引人注目。该系统通过花瓣展开的方式启动,实现了全自主飞行巡检功能。仅用一个月时间,龙文区就完成了45套"圣·宝莲灯"和2套"虎鲸·虎穴"系统的建设与调试,并完成全域3D建模工作。
今年5月,云圣智能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在蓝田经济开发区成功发现并处理了一起建筑垃圾火情。该系统不仅提升了城市治理效率,还实现了网格化巡检的全覆盖。
截至当前,已有8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落户龙文区。
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在龙文区蓝田开发区的低空经济科创孵化基地,科能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中心正在进行无人机操作培训。
自2024年1月1日起,《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规定无人机飞手必须持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
科能集团与云圣智能合作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业务,推动从单一设备输出向系统化解决方案转型。鹰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打造无人机和飞行器生产组装线,产品畅销韩国、德国及中东地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二审稿,国家将优化低空空域资源配置,推动建设相关服务监管平台,并制定适应低空经济发展的适航审定和飞行管理制度。
龙文区交通运输局局长黄艳辉表示:"将继续以低空经济多元化综合应用为目标,延伸'低空经济+'产业链,推动该产业高质量发展。"